第三,就扬弃“平面化倾向”而言。
从认识过程的角度来看,平面化倾向是“预成论倾向”的必然产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要研究者假定所有被研究对象都是预成的、固定不变的、没有任何向上抑或向下的生成变化过程的,那么,由这样的对象构成的研究领域就必定是平面性的、没有任何波澜起伏的。而从这样的基本预设出发,研究者在考察和认识其研究对象的时候采用平面化的研究视角,显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必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研究者采用平面化的研究视角”,并不是说研究者的视角在其探讨和研究过程之中,始终都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之上,且不会通过进一步的深化去探索被研究对象的深层原因,抑或不把被研究对象所具有的高低不同的层次考虑在内。毋宁说,它所指的是,在考察和认识其被研究对象的时候,研究者往往对这样的对象的动态性生成变化过程及其结果漠然视之、毫不在意,仅仅关注其当下的现状及其直接成因。不仅如此,即使在由于进一步追溯其成因而诉诸更加深刻的层次的时候,研究者也同样会运用平面化的研究视角来考察和认识这样的层次。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倾向实际上与上述“预成论”倾向一样,尽管既不是研究者所采取的、一望可知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步骤,也没有在其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直接地突出表现出来,但这并不表明它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发挥实际作用。比如说,在探讨和研究其本身显然处于不断的动态性生成发展过程之中的、诸如心灵这样的被研究对象的时候,绝大多数研究者实际上都具有这种平面化的基本倾向不仅将其归结为“行为”“功能”“计算机程序”等,都是这种基本倾向所导致的结果,而且竭力试图在所谓“分子水平上”一劳永逸地确定各种心灵现象的终极性生理—心理机制的做法,实际上也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