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拉开序幕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围攻锦州及其外围据点 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亲自布署,令第九兵团司令官廖耀湘率领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四十九军、五十二军、七十一军和二0七师第三旅,组成西进兵团(以下简称廖兵团)打通北宁路(今京沈线)增援锦州,与东北野战军进行决战 10月8日廖兵团出新民,攻彰武,企图切断东北野战军的供给线,还其向北回师,以解锦州之围 东北野战军遂以第五、第六和第十纵队在彰武、新立屯一带设防,牵制廖兵团,仍用大部分兵力围攻锦州 10月15日锦州解放 这时蒋介石认为东北野战军攻锦伤亡很多,“不经休整与补充则不能再战”,仍令廖兵团攻击前进,与据守葫芦岛的侯镜如兵团会合,重新占领锦州 10月19日中共中央军班委员会发出电报,指示东北野战军在运动中全歼廖兵团 攻锦部队遂兵分三路秘密东返,同时3个师向西佯动,沿途筹集粮草,摆出大军即将进入关内的势态,迷惑敌军 10月22日清晨,第十纵队奉命赶到黑山、大虎山一带,立即构筑工事,准备进行阻击 二十八师的阵地西起大白台子(今属胜利乡)东至高屯(今属镇安乡) “101”高地是阵地的制高点,尖山子(今属胜利乡)和胡家窝堡(今胡家镇)为前哨警戒阵地 二十九师屯兵于拉拉屯(今属司屯乡)、营坊(今属镇安乡)一带 三十师在大虎山、四台子和青苔泡(均属大虎山乡)等地设防 10月23日上午9时,廖兵团先头部队先以飞机大炮狂轰滥炸,然后展开两营兵力扑向尖山子屯 在此屯担任警戒任务的二十八师八十二团七连战士连续打退敌人5次冲锋,坚持黄昏才撤离,为全纵队争得了一整天的准备时间 胡家窝堡前哨阵地也在当天被二0七师第三旅占领 10月24日晨6时,二0七师第三旅以3个营的兵力,猛攻高屯一带阵地 坚守在“101”、“92”高地和石头山的二十八师八十四团二营战士在工事大部分被毁的情况下,远凭机枪步枪,近靠刺刀手榴弹,连续打退敌人3次冲锋,击毙敌人200多名,激战多半日,终因寡不敌众,“92”高地和石头山在下午3时前后相继失守 “101”高地上的二营四连和六连只剩下20多人 这时2个营敌人又冲杀上来 20多名人民战士以人在阵地在的大无畏精神,用密集手榴弹连续打退敌人4次冲锋,终因伤亡殆尽,“101”高地也失守了 二十八师师长贺庆积趁敌人立足未稳,立即组织全师的12门山炮向敌人猛轰,同时命令八十四团副团长兰芹带领八十二团一营和三营向“101”、“92”高地和石头山反攻 经过半个多小时激战,收复上述阵地 这一天,廖耀湘已发觉攻克锦州的东北野战军正向黑山、大虎山赶来,侯镜如兵团在锦西塔山一带遭受阻击,未能前进一步,重占锦州已不可能 于是出动主力新一军、新六军向黑山、大虎山一带猛攻,以便掩护全兵团向营口撤退 因此,二十九师和三十师的阵地上也是杀声不绝,战斗很激烈 廖耀湘这一意图立即被东北野战军首长察觉,于是命令第七、第八纵队向大虎山以南和以东挺进,切断敌军退路,命令第五、第六纵队直插半拉门以南地区,夹击敌军 10月25日拂晓,廖兵团调集大部分重炮向高屯一带猛轰,10架飞机轮番低空扫射和轰炸;新六军一六九师代替已受重创的二〇七师第三旅,一次又一次地向“101”、“92”高地猛冲 在这里坚守阵地的八十二团二营战士(已同八十四团二营换防)连续打退敌人3次冲锋 一六九师竟使卑鄙毒辣的手段:当坚守石头山的解放军战士同一六九师某连展开白刃战时,一六九师竟以炮火猛轰,使双方同归于尽 石头山失守了 上午10时,“92”高地失守后,“101”高地三面受敌,形势十分严峻 一六九师每次以两营兵力,轮番发起波浪式冲锋 坚守在“101“高地的八十二团二营四连和六连在营长侯长禄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连续打退敌人20多次进攻 下午2时,一六九师以重金收买的300多名敢死队冲上来又被打下去 接着一六九师使出最后一招:由国民党员和尉级军官组成效忠党国先锋队,数百人像羊群似的冲了上来 这时“101”高地上只有近百名解放军战士,子弹和手榴弹也不多 营长侯长禄指挥特等射手首先击毙敌军指挥官,然后集中火力射击,终于击退敌人这次进攻 下午4时,“101”高地终因人少弹尽而再次失守 “101”高地的失守,严重威胁着二十八师全部阵地 师长贺庆积当即命令八十二团一营做好反攻准备 第十纵队首长考虑到二十八师伤亡较多,兵力不足,遂命令守卫在东边燎(今属镇安乡)的三十师八十九团二营前来增援 下午6时,八十二团、八十四团和八十九团二营(共计5个连)向“101”高地和“92”高地反攻,经过激战,将失守的阵地全部夺回 在第十纵队与敌激战的同时,从锦州返回的第八纵队二十二师六十五团正在大虎山以西的赵家窝堡、王家窝堡(今属段家乡),阻击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五团 10月25日激战一天,歼敌350名 该团一营一连一排在排长刘振国带领下,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该排牺牲的14名烈士的刺刀上都沾满鲜血 战役结束,该排获得纵队司令部的嘉奖,被授予“英雄排”的光荣称号 10月26日拂晓,廖兵团大部分向营口、少部分向沈阳撤退 至此,黑山阻击战胜利结束,辽西会战开始 东北野战军第七、第八和第九纵队自南向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十纵队由西向东,第五和第六纵队由北向南,猛打猛冲,将廖兵团分割包围,在黑山以东,半拉门以南,辽河以西、桑林子(台安县)以北的百里平原上,枪声、炮声和“缴枪不杀”的喊声不绝 廖兵团的指挥系统首先被打垮,各师、团、营、连之间很难联络,溃不成军,被遗弃的辎重到处可见 经过两昼夜激战,到10月28日,廖兵团全军覆没 廖耀湘、李涛(新六军军长)、郑庭笈(四十九军军长)、向风武(七十一军军长)等28名军师级将领被俘 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位于辽宁省黑山县城(黑山镇)北的一座山冈上,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期间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光荣牺性的革命烈士而建 陵园始建于1948年11月,1979年重修,1984年扩建,1986年又建成了占地约600平方米的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陵园的正门门柱上镌刻有“功昭日月、气壮山河”的对联,陵园由纪念馆、墓群、纪念塔、花坛等几部分组成 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陵园内安葬着751具革命烈士的忠骨,其中营职以上的烈士为单墓 当年指挥黑山阻击战的原东解十纵二十八师师长、后任沈阳军区顾问的贺庆积将军的遗骨也于1999年7月安葬在这里 基群前是一座13 5米高的白色烈士纪念塔和四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碑上铭刻着在黑山阻击战中牺性的烈士名录及对烈士沉重哀思的悼词 塔上刻有罗荣桓元帅的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塔,于1948年11月建成,位于黑山县城北的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内,1979年10月进行了重修,1983年8月,被黑山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塔处在陵园的中轴线上,呈方形,塔座两层,塔高13 5米,顶部为一颗五角星,塔身正面阴刻楷书体“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塔”,背面携刻罗荣桓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2009年9月,黑山县政府在修缮烈士陵园时,加高了原有纪念塔,投入320万元新修建了烈士纪念碑 新建的纪念碑高19 48米,寓意黑山阻击战发生在1948年 纪念碑基座11级,寓意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11月 通道至广场中间有三步大台阶,寓意黑山阻击战历时3昼夜 碑身正面携刻着“黑山阻击战烈士纪念碑”10个金色的大字,碑身东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林彪的题词:“为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身西面是时任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罗荣桓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碑身北面是时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刘亚楼的题词:“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纪念碑基座的东、西、南三面,是反映当年黑山人民踊跃支援前线的浮雕,北面雕刻着黑山阻击战简介 纪念碑碑身、基座、台阶和周围栏杆均以汉白玉制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经过了老馆与新馆两次建设 1986年8月1日,在县城北部的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内,修建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建筑造型为民族风格,前廊外伸,顶部为橘黄色琉璃瓦装饰 馆内主要展示黑山阻击战的史实和当地人民群众支前的英雄事迹,黑山县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展馆陈列有刘亚楼题词:“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黑山县县长云戒三题词:“为人民而战死永垂不朽”,中共黑山县委书记赵龙题词:“威镇辽西功在全国” 2008年,重建新馆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新馆位于黑山县城东北4 5公里处,黑山阻击战主战场101高地西南侧420米,占地面积9154平方米 新馆的选址将战斗遗址与纪念馆融为一体 该馆建筑面积2279 4平方米,建筑主体高11米,长82 8米,宽21 6米,为两层框架钢穹顶结构建筑,顶部为半球形穹顶,从外形上看,是大写的“101”造型 一楼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二楼为办公区和功能区,面积879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于2008年10月25日,黑山阻击战胜利60周年之际竣工